永辉超市申请多枚 “胖小辉” 商标:“胖东来模式” 调改再深化

7月14日,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永辉超市近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多枚 “胖小辉” 商标注册申请,国际分类涉及啤酒饮料、广告销售、食品等领域,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。这一动作正值永辉超市加速推进 “胖东来模式” 调改、深化供应链改革的关键阶段。


永辉超市申请多枚 “胖小辉” 商标
永辉超市自2024年5月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以来,围绕 “商品精选、服务升级、环境焕新” 重构门店运营逻辑。截至2025年3底,已完成61门店调改,调改后门店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标准的80%,鲜食品类占比从不足5%提升至20%左右,部分门店首日销售额突破188万元。

目前,永辉超市的“胖东来模式” 调改正在从单店试点阶段迈向规模化落地。永辉超市方面透露,调改网络正以每月20-30家的速度在全国推广,今年8月底,全国“胖东来模式”调改门店总数将突破178家,覆盖城市数量达66座。到9月底,永辉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预计将突破208家,覆盖75座城市。根据全年规划,永辉超市将在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总计300家门店的调改目标。

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,注册资本约90.75亿元,股东包括京东、腾讯等互联网巨头。作为国内生鲜零售龙头,永辉曾以 “农改超” 模式重塑行业格局,巅峰时期门店数超千家。

但近年来受消费升级、线上冲击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,公司进入战略转型期。2024年财报显示,永辉全年营收675.74亿元,同比减少14.07%,净亏损14.65亿元,主要因门店调改和关闭导致收入下滑,以及供应链优化带来的短期成本压力。进入2025年,公司调改步伐显著加快,但营收仍同比下降19.32%至174.79亿元,净利润同比减少79.96%至1.48亿元。

当前,我国超市行业正经历 “量减质增” 的结构性调整。2024年超市百强销售规模约9000亿元,同比微增0.3%,但门店总数减少9.8%至2.52万个,头部集中效应加剧。沃尔玛、盒马等头部企业通过会员店、折扣店等新业态巩固优势,而永辉排名下滑至第七,门店数减少23.2%至775家,传统大卖场转型压力凸显。

西南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认为,永辉超市作为本土全国性商超龙头,规模优势仍在;学习胖东来调改门店后,短期反馈良好。叠加全国化布局,社零数据回升,新型商超模式兴起等因素,静待其长期业绩回报。

 

相关产品

评论